18882
17308
13521
11991
11437
10998
10964
10227
9428
9304
9134
9053
8949
8826
8782
8637
8314
8288
8234
8082
7989
7893
7777
7769
7636
7624
7243
7215
7016
6903
学习印刷知识
学习印刷不仅需要学习行业内的专业知识,包括学习印刷的印前、印刷、后道各工序的知识点。
学习印刷行业知识,学习印刷工序知识,学习印刷色彩知识......以及把握客户需求的更多知识。学习印刷碰到的常见问题并解决问题......
印刷书籍听觉设计的思维方法有哪些
在书籍感官设计的逐步发展中,书籍的视、触、嗅、听、味觉被不断丰富着、强化着。虽然书籍听觉设计还没有十分完美,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为书籍设计的固有模式注入了新鲜血液,也为我们的书籍设计带来了新的生命力。
(一)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设计师在设计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过程,他是创造性思维的个重要特点,也就是说发散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设计的创造性,甚至是影响设计作品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是这样形容想象力的:“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可见发散性思维对于人类发展的重要性设计师在做任何设计之前都会进行大量的发散思维工作,这其中还包括想象和联想,当然进行书籍设计也必须从发散思维开始。书籍听觉的设计是一个近些年新兴的课题,对此设计师们更加需要摒弃固有形态,充分发挥联想与想象,对书籍内容的表达进行大胆创新,在材质的、形态的、装饰的等等方面都需要进行大量的发散式的思考
(二)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是一种将固定思维方向反过来思考的方式。对于有些只沿着惯用的方向进行思考而得不到解决办法的问题,不妨利用逆向思维从结论开始反过来思考,或许复杂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这就好像我们小的时候常玩的走迷宫游戏从入口开始走时往往找不到正确的出路,而如果从出口开始往回走则要简单得多设计师在进行书籍设计时也是同样,如果只是按照常规的方法思考,往往会把自己的思想局限在一个狭小的空间,设计出的作品便平淡无味,完全没有创新可言当然还有一种侧向思维,与逆向思维比较相似,这是从事物的侧面进行思考的一种方式
为什么我们的书籍设计一直都是以视觉体验为主,而没有尝试听觉感受呢?原因就在于当我们开始设计一本书时,我们就会不自觉地把书籍定义为一个纸质的方方正正的形态之中,这样按照同一个方向思考就会出现不同类型的书籍在形态、材质上的极为相似。所以,要想设计出优秀的听觉设计书籍作品,要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从侧面或是从反面对听觉设计提出一些不同于常规的想法与创意这样设计出来的作品才不会与大多数书籍一样千篇一律
(三)立体思维
立体思维即是指对于问题要全方位地观察和分析,把问题看作是立体的,不仅要从正面、反面、侧面来思考,还应看到问题的深层次。通过全面地、多层次地、立体地分析问题,综合思考以后得出的设计思路才能更全面地满足人们的需求。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曾经一位心理学家给他的学生们出过这样一个题目要求在一块土地上插上四根旗杆,要求每两根旗杆之间的距离都相同。
学生们在纸上画出各种四边形,正方形、菱形等等始终没有找到答案。而正确答案是将其中一根旗杆插在山上,使四根旗杆构成一个四面体。
这是一个典型的通过立体思维解决的问题,学生们的思维受到了平时惯用的平面知识的局限,因而没能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
我们在书籍听觉设计中也应该运用这样的思维模式,比如多想想我们的设计是给谁读的?在什么情况下阅读?或是更深层地针对不同群体的书籍设计有什么特点?等等,只有经过全方位的立体思考,才能为下一步的设计做好充足的准备。就中国的四大名著来说,其经典人人知晓,但又有多少人真正完整地阅读过原著呢?大多数人看到如此厚重的摆满了密密麻麻文字的书籍都会产生畏惧,这跟书籍设计也有着一定的关系,若是这类书籍的设计中能从读者等方面进行立体思考即可做出既不改变原著又能让读者读得轻松的书籍设计了。
印刷书籍听觉设计的思维方法有哪些
联系我们
电话:
136-3297-5453
136-3297-9900
0755-28289502(多线)
邮箱:
Erison@book0755.com
Buke@book0755.com
添加微信
免费打样/报价更优
2025-04-30
2025-04-29
2025-04-28
2025-04-27
2025-04-26
2025-04-25
2025-03-20
2025-03-03
2023-06-03
2023-06-02
2023-05-28
2023-05-26
2023-03-31
2023-03-29
2023-03-27
2023-03-26
2023-03-24
2023-03-23
2023-05-17
2023-05-16
2023-03-30
2023-03-21
2023-03-19
2023-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