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系我們
電話:
+86 136-3297-5453
+86 136-3297-9900
0755-28289502(多線)
郵箱:
Erison@book0755.com
Buke@book0755.com
添加微信
免費打樣/報價更優
	書籍的初始形式
	書籍的初始形式。陶文,漢字的遠祖。在中國的史前期以及有史早期,漢字產生前,最像是文字的符號就是陶文。陶文已經出土的資料很多,但它不像甲骨文那樣有成文的篇幅,只有單個的符號。
從新石器時代一直到商代晚期,現在已出土的陶文以半坡陶文為最早,大約自公元前4800年—公元前4300年之間。此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良渚文化時期,也都有陶文。
陶文多半刻在陶缽外口緣的黑寬帶紋和黑色倒三角紋上,極少數刻在陶盆外壁和陶缽底部,一般器物上只有一個陶文。對這些陶文的性質,學界看法不一。
裝錫圭認為是“記號”,郭沫若認為是“具有文字性質的符號”,而於省吾等學者則認為已屬文字範疇。唐立庵(蘭)先生在談到大汶口文化文時說,“這是現行文字的遠祖,它們已經有5500年左右的歷史了”。
破解陶文很困難,至今也只有幾個字能猜測它相當於後代的某字。不過,陶文與漢字有淵源關系是肯定的。
	
20世紀末,大汶口文化遺址出土了一件黑陶罐,陶罐器表用硬物刻了一個“旦”字圖像。“旦”是日出,是太陽從地面升起。
	
在我國,距今有五六千年歷史的西安半坡遺址出土的陶器上,就有簡單的刻畫符號。這些符號,筆畫較簡單,形狀規則,據統計,共有二十多種。基本筆畫有豎、橫、斜、豎鉤、箭頭、T字形、倒鉤狀、樹叉狀、乙字形、豐字形等。這些符號,有的是在器物燒成前刻好的,有的是在燒成後或使用過一個時期後刻畫上去的。
	
盛行於秦漢的石刻文字,以碣(在天然形狀的石頭上刻文字)、碑(在加工成長方形的石料上刻文字,由碑首、碑身、碑座三部分組成,碑首刻題額,碑身刻正文)、摩崖(在天然的岩壁上刻文字)的形式記錄著經典著述與帝王的豐功偉績,已具有了供大眾閱讀的功能但自東漢雕刻“熹平石經”以來,魏有“正始石經”,唐有“開成石經”五代有“蜀石經”,直到清代,還刻有“十三經”石碑)。
這些刻在石頭上的儒家經典,則是地地道道的石頭書。其他如房山石經,是釋家的石頭書。故中國的石刻文字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石刻資料,一類則是石刻的書。
	
10222
9724
9394
6293
5816
5683
5654
5288
5244
5172
5062
5035
5003
4896
4817
4816
4798
4714
4603
4460
4429
4428
4374
4304
4023
3976
3934
3817
3793
3712
3710
 
學習印刷不僅需要學習行業內的專業知識,包括學習印刷的印前、印刷、後道各工序的知識點。
學習印刷行業知識,學習印刷工序知識,學習印刷色彩知識......以及把握客戶需求的更多知識。學習印刷碰到的常見問題並解決問題......
學習印刷知識
2025-11-01
2023-04-29
2023-01-30
2023-01-28
2022-12-24
2022-12-17
2025-10-29
2025-10-29
2025-10-20
2023-03-28
2023-03-27
2023-03-26
2025-10-28
2023-05-15
2023-05-14
2023-05-13
2023-05-08
2023-05-07
2025-10-30
2025-10-06
2023-03-13
2023-02-07
2023-01-24
2023-01-22